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公示
由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生物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育瞭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征集活动”圆满结束。共收到应征作品58件,经过初评和复评,拟有35篇论文获奖(名单见下表)。现公示5个工作日。
本次大赛中获奖论文择优推荐到《教育瞭望》(维普网全文收录、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内地公开发行)正式发表。其中3篇特等奖论文已经安排在第五期免费刊发,其他获奖论文在该刊发表则需收取一定版面费或处理费,有意向者请自行直接投稿到《教育瞭望》编辑部(通过官网www.eduol.org在线投稿)。需要咨询可以联系陈老师(13660666110,微信同号)和肖老师(13632186795,微信同号)。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生物教育专业委员会
2025年5月30日
附件:
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论文名称 | 等级 |
1 | 陈小莹 | 东莞市谢岗中学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自然观察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 | 特等奖 |
2 | 黄海镰 | 清远市佛冈县佛冈中学 | UbD-KUD双核耦合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以“种群的数量特征”为例 | 特等奖 |
3 | 张雄 |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 基于真实情境的“过敏反应”概念建构 | 特等奖 |
4 | 陈思宏 | 广东肇庆中学 | 例谈以人物为线索的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 | 一等奖 |
5 | 戴丽萍 | 梅州市五华县五华中学 | 巧借智慧赋能,助力生物课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教学策略 | 一等奖 |
6 | 黄柳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 “模拟生物体维持 pH 的稳定”创新实验装置改进 | 一等奖 |
7 | 林文乔 | 广州市南沙大岗中学 | 以“青蒿组织培养实验”为主题的情境式教学实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复习课 | 一等奖 |
8 | 林志辉、陈世杏 | 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 | 知识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探究化 ——基于生本教学理念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一等奖 |
9 | 施少剑、梁薇 | 广州市执信中学 | 基于菜花β-actin基因引物的高中生物学基因工程实验整合优化教学与实践 | 一等奖 |
10 | 谢镜文 | 四会市四会中学 | 高中生物开展有机种植实践活动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 一等奖 |
11 | 邢悦婷 |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 信息化环境下师生共创的情境教学模式——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例 | 一等奖 |
12 | 郑静静、李国玉 | 兴宁市齐昌中学、五华中学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希沃白板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免疫失调》为例 | 一等奖 |
13 | 周玉敏 | 广东肇庆中学 |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任务设计——以《人体废物的排出》为例 | 一等奖 |
14 | 朱梅茹 | 华侨中学 |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以《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为例 | 一等奖 |
15 | 冯惠婷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 基于思维培养的项目式学习在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16 | 黄世建 | 东莞市中堂镇实验中学 |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 | 二等奖 |
17 | 李雪凤 |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DNA的结构”差异化教学设计 | 二等奖 |
18 | 梁桂枚 | 肇庆市外国语学校 | AI赋能初中生物课堂:提质增效的路径探索 | 二等奖 |
19 | 梁家权 | 肇庆市怀集县怀集中学 | 深度教学理念下高中生物学“免疫调节”二轮复习的实践探索—— 以“癌症的免疫疗法”为例 | 二等奖 |
20 | 梁诗敏 | 佛山市南山湖实验中学 |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新授课教学设计 | 二等奖 |
21 | 谭婵娟 | 江门市广德实验学校 | 生物课堂嗨起来,游戏活动玩起来——浅谈生物课堂中的游戏活动的应用 | 二等奖 |
22 | 杨榕枝 | 清远市佛冈县城东中学 | 基于生物核心概念的思维导图教学实践研究——以“生态系统”为例 | 二等奖 |
23 | 叶林雅 | 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 Deepseek赋能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 | 二等奖 |
24 | 张会林 | 中山市黄圃镇马新初级中学 | 锚定概念,实验赋能:大单元视域下的生物教学新探索、中小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二等奖 |
25 | 张赛鸿 | 东莞市桥头中学 | 拓宽艺术创作路径 绽放生物材料魅力--利用生物材料艺术创作的实践与研究 | 二等奖 |
26 | 张小兰 | 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 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赋能中学生物学教学一一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例 | 二等奖 |
27 | 郑洽恒、黄巧欣、萧茵茵、刘 倩(指导老师:陈学梅) | 广州大学生科院 | 汗腺结构与汗液分泌机制的交互式教具制作 | 二等奖 |
28 | 左苏芬 | 球山中学 | 巧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科资源助力乡镇高中生物学教学 | 二等奖 |
29 | 陈淑璇 | 汕头市潮阳区深洋初级中学 | 浅谈生物教学中理论与应用的融合 | 三等奖 |
30 | 刘燕萍 | 广东省惠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 三等奖 |
31 | 庞淇尹 | 吴川市第一中学 |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中学生物“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例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题 | 三等奖 |
32 | 唐旺生 | 东莞市寮步宏伟初级中学 | 如何利用人工光合系统实现高效能源转化 | 三等奖 |
33 | 谢学姗 | 中山市三鑫学校 | 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 三等奖 |
34 | 于增杰 | 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 浅谈“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改进 | 三等奖 |
35 | 张赛鸿 | 东莞市桥头中学 | 基于五育融合的荷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 三等奖 |
【备注:各等级级别中排名不分先后,根据姓氏拼音首字母进行排名】